(1) 报告题目:大数据时代的智能识别技术创新
主讲人:孙哲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地点:燕山校区学景三楼中会议室
报告时间:2016年5月7日14:00-14:45
主办单位: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
主讲人简介:孙哲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特征识别、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余项,发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论文150多篇,Google Scholar引用3000多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多项,虹膜识别技术在国际竞赛NICE蝉联冠军并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在煤矿、司法、金融等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孙哲南担任IAPR国际模式识别学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生物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和模式识别专委会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在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和IEEE Biometrics Compendium担任编委。
(2) 报告题目:扭曲指纹的检测、校正与配准
主讲人:冯建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
报告地点:燕山校区学景三楼中会议室
报告时间:2016年5月7日14:45-15:30
主办单位: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
主讲人简介:冯建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担任国际学术期刊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编委,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trics,2014-2016)领域主席。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包括模式识别领域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上9篇长文。获中国发明专利5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指纹技术授权国内外领军企业。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3次、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
(3) 报告题目:二维三维人脸信息理解
主讲人:黄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报告地点:燕山校区学景三楼中会议室
报告时间:2016年5月7日15:40-16:25
主办单位: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
主讲人简介:黄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在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特征识别(二维/三维人脸识别、步态识别、静脉识别),智能图像/视频处理(物体检测/跟踪/识别、动作识别、行为分析)以及情感计算(人脸表情分析、图片情感分类)等。曾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面上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课题和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队科研综合攻关等实用型项目,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法国科研署基金等多项国内外基础研究工作。已在IEEE TIP、 IEEE TIFS、IJCV等顶级国际期刊和ICB、FG、ICMR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六项;担任IEEE TPAMI、IEEE TIP等十余个国际期刊审稿人,曾担任ICPR等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4) 报告题目:基于扩展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
主讲人:邓伟洪,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报告地点:燕山校区学景三楼中会议室
报告时间:2016年5月7日16:25-17:10
主办单位: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
主讲人简介:邓伟洪,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1月获得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高精度人脸识别算法研究,获得2011年度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主要研究方向是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理论和方法,近年来在包括PAMI、PR、CVPR、SIGIR在内的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图像识别方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企业委托开发项目,担任国际期刊Image and Visual Computing的客座编辑,10余个国际学术期刊(IEEE TPAMI / TIP / TIFS / TNNLS / TMM / TSMC, IJCV, PR等)的审稿人,国际学术会议(ICME / ICASSP / ICPR / FG)程序委员会委员,在CVPR / ICME / ACCV / FG等主要国际会议上做人脸识别主题的Tutorial报告,先后入选北京邮电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计划,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